news 天方动态
中办国办重磅发文!全国碳市场建设划定 2027/2030 年目标,企业绿色转型迎关键指引

来源:安徽天方工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发表日期:2025-08-26浏览量: 52

返回列表

2025 年 8 月 25 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为我国碳市场发展按下 “加速键”。这份纲领性文件不仅明确了碳市场的核心定位,更划定了未来 5 年的关键目标与实施路径,对各类企业尤其是工业领域重点排放单位、绿色转型相关主体,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。

一、核心定位:碳市场是绿色转型的 “关键政策工具”

《意见》开篇即明确: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。目前,我国已形成 “双市场” 格局:

 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:针对重点排放单位,履行强制减排责任;

 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:激励社会主体自主开展减排行动。

此次文件出台,旨在进一步打造 “更有效、更有活力、更具国际影响力” 的全国碳市场,为碳达峰碳中和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核心支撑。

二、两大时间节点目标:2027 年 “全覆盖”,2030 年 “建体系”

《意见》首次清晰划定碳市场建设的阶段性目标,企业可据此提前布局转型计划:

 

时间节点

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标

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目标

核心成果

2027 年

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

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

完成 “范围扩容”,工业核心行业纳入强制减排体系

2030 年

基本建成 “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、免费 + 有偿分配结合” 的市场

建成 “诚信透明、方法统一、参与广泛、与国际接轨” 的市场

形成 “减排效果明显、规则体系健全、价格水平合理” 的碳定价机制

三、企业重点关注:四大核心任务与机遇

《意见》从 “碳排放权市场建设、自愿减排市场发展、市场活力提升、能力建设” 四大维度部署任务,其中这些内容与企业直接相关:

1. 碳排放权市场:行业覆盖扩容,配额管理趋严

 扩大覆盖范围:将根据 “行业发展状况、降碳贡献、数据质量”,有序扩大行业与温室气体种类(工业企业需关注所在行业纳入进度);

 配额制度升级:逐步从 “强度控制” 转向 “总量控制”,2027 年对碳排放总量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总量控制;同时稳妥提高配额 “有偿分配比例”,建立配额储备与市场调节机制;

 试点市场衔接:现有地方碳市场试点将规范运行,鼓励在 “碳金融创新、监管手段” 等方面先行先试,不再新建地方 / 区域碳市场。

2. 自愿减排市场:企业履责与价值变现新路径

 方法学与全链条管理:加快开发 “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、社会期待高” 领域的方法学(如新能源、林业碳汇等),强化项目 “开发 - 审定 - 实施 - 核查” 全流程监管;

 核证自愿减排量(CCER)应用场景拓宽

 鼓励企业在绿色供应链、大型活动碳中和、社会责任履行中使用 CCER 抵销碳排放;

 各级党政机关、国有企业将发挥表率作用;

 完善抵销规则,提高国际认可度,助力企业国际履约与产品碳中和。

3. 碳市场活力:碳金融与交易主体扩容,企业融资多渠道

 丰富碳金融产品:支持银行等机构开发碳质押、碳回购等产品,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;

 扩大交易主体

 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;

 自愿减排市场将逐步引入自然人参与;

 监管护航:严厉打击操纵市场、数据造假等行为,防范履约与金融风险,保障市场公平。

4. 能力建设:企业需夯实 “数据与合规” 基础

 碳排放核算升级:加快修订重点行业核算指南并转化为国家标准,探索 “自动监测核算”,实施重点排放单位关键参数 “月度存证”;

 数据质量严监管:压实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,地方部门将用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强化日常监管,严查数据造假;

 技术服务机构规范:核查机构需具备认证资质,建立违规清出机制,企业可选择合规机构开展合作。

四、企业行动建议:把握三大方向

合规先行:重点排放单位需提前梳理自身排放数据,确保核算、报告、核查合规,避免履约风险;

布局碳资产:关注所在行业纳入碳市场的进度,研究配额有偿分配规则,探索自愿减排项目开发(如企业自有新能源项目、林业碳汇等),通过碳资产增值提升收益;

关注政策协同:结合绿电、绿证等市场化机制,统筹制定绿色转型方案,尤其出口型企业可借助 CCER 国际认可度提升,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。

此次《意见》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碳市场从 “初步建立” 迈向 “系统完善” 的关键阶段。对企业而言,碳市场不再是 “合规压力”,更是绿色转型的 “机遇窗口”—— 通过碳资产管理、碳金融工具应用、自愿减排项目开发,企业可在实现低碳发展的同时,开辟新的价值增长点。

  未来,随着碳定价机制逐步成熟,“低碳” 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。建议企业持续关注政策动态,提前布局、主动作为,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抢占先机!

(来源: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,北京日报)


上一条 :收藏!2025 版项目节能审查与验收全流程指南,含自主验收程序 + 自查报告模板<PREV NEXT>下一篇:没有了